CAD/设计工具集成 |
与主流 CAD / BIM / 3D 设计工具(AutoCAD, Revit, SolidWorks, MicroStation 等) 的接口或插件支持 |
有的厂商提供深度集成(如自动同步、插件、在原工具内预览/编辑);有的仅提供文件级接口(如导入/导出) |
如果你的团队主要用某一个 CAD 平台,集成好的软件能大幅减少切换成本与错误 |
版本控制/变更管理 |
对同一张图纸、多个版本或变更流程的管理(如谁在何时做了什么改动/批准流程) |
高端系统提供自动版本控制、分支、合并、变更审批流程;低端系统可能只做文件备份 + 手动版本命名 |
在多人协作/大型项目中,变更管理能力是很关键的区别 |
权限与访问控制 / 安全性 |
谁可以看、谁可以改、谁可以审核、谁可以发布、哪些版本对外可见等 |
更成熟的软件会提供细粒度权限、审计日志、角色管理、LDAP / SSO 集成、加密存储等 |
对于敏感项目或涉密工程,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是必须考量 |
协作与审批流程 |
在设计、审查、批复、发布等流程中的协作支持 |
有的软件内建审批流程(提交 → 审批 → 发布 → 归档),带批注/标记功能;有的只是基础文件共享 |
流程化支持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效率与质量 |
搜索与检索能力 |
能否快速定位需要的图纸/文档 |
高级系统会有全文检索、属性检索、元数据查询、图纸预览、图层过滤等 |
检索效率好,查找图纸更快,减少重复工作 |
支持的文件格式 / 通用性 |
支持哪些 CAD 格式、BIM 格式、图像/PDF 等 |
有的软件可能只支持特定厂商的格式;有的软件支持多种格式(DWG, DGN, IFC, RVT, STEP 等) |
如果项目中用多个 CAD 平台,开放性兼容性很重要 |
部署方式 / 架构 |
本地部署、云服务、混合部署架构 |
有的软件是云端 SaaS,有的是企业内部部署 (on-premises),也有混合模式 |
云部署便于远程访问、运维简便;但在网络条件差或安全要求高的场景,本地部署可能更可靠 |
扩展性 / 接口 / API |
能否与其他系统(PLM, ERP, BIM 平台, 项目管理工具等)联通 |
优秀系统会提供 API 接口、插件机制、二次开发支持 |
如果你后续有需求把图纸管理与其它系统整合,用得上的系统更灵活 |
性能 / 可扩展性 / 并发数 |
在大文件、高并发、多人同时访问情况下的响应性能 |
不同厂商底层架构不同(缓存机制、数据库设计、分布式架构等) |
对于大型项目或跨地域团队,高性能、稳定性就很关键 |
用户体验 / 上手难度 |
软件界面、操作流程、培训成本 |
有的产品设计比较用户友好;有的功能强但操作复杂 |
团队适应成本与效率差异可能很大 |
审计 / 日志 / 追溯 |
记录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操作的能力 |
高级系统会有详细操作日志、版本历史、回滚机制等 |
在质量管理、追责、合规审计时非常有用 |
成本 / 授权 / 维护 |
授权费用、用户数限制、升级成本、运维成本 |
有些按用户数计费,有些按项目/模块计费,还有云服务订阅模式 |
预算与后续扩展性需兼顾 |
本地化 / 支持 / 服务 |
对于不同国家/地区的语言支持、法规要求、本地服务支持 |
国际厂商 vs 本地厂商,在本地支持(如中文、法规适配、响应速度)上可能有很大差别 |
在中国/新加坡等地区使用时,本地服务支持可能成为决定因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