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公司新闻

设计院管理中新人总结


       现在回头看看,感觉理论功底确实扎实了一些,感觉基本的设计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,不会别人问什么自己不知所措了。其实想想,结构就是这样,很简单清晰的思路,计算机电算荷载效应,遇到地震时调整,一般就是按抗震等级放大,只是我现在想知道,pkpm计算的是调整前的内力还是已经调整了?我们还需要在哪些地方人为放大吗?我看SATWE手册P97说的PKPM做的内力调整涉及方面不多啊。这一点很重要,还请大神指导。因为我们院的工法就是PKPMT+后期图层修改和调整图面,不太涉及调整PKPM出的配筋,最多就是软件出的钢筋种类太多了,我们人为合并下。我知道别的大院的工法不是这样,是根据PKPM的计算结果自己配筋,那样岂不是要一个一个地配,岂不很麻烦,不过那样中间就能穿插人为的内力调整了。简单地说,规范规定的内力调整,PKPM出的内力计算值已经调整了吗?
       一路走来,感觉构造真的很重要。原来学习时,觉得构造不就是一些文字性的东西,感觉没计算公式来的更理工类,呵呵。其实想想,构造之处也是对计算的补充啊,我们的科学毕竟还没发达到万能计算各种力的地步啊。所以,规范构造条款或图集内容,真的需要好好一遍一遍地熟悉加以掌握。
       对于基本的设计原则,就是荷载效应小于承载力效应,荷载效应一般电算,所以规范上大部分公式都是承载力效应的计算公式,但是地震时设计到内力调整,就有一些荷载作用的公式出现了。了解了计算和构造的关系,无震和有震的关系,就对规范的章节编排和层次递进有了自己的认识,再在不同规范间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串联,整个规范你发现都能串起来,是相通的。
       宏观的把握会让你有底气,很多微观的细节则让你慢慢建立起结构概念。我们新人只要在学校好好学了,基本的理论认知程度还是有的,即使像我这样混过来的,在单位勤学还能补回来,我们更欠缺的是对每一个概念的深入掌握,而不是停留在书本层次上,只是知道这回事。每一个概念,都要再学习再理解,才能从学到用。这个时间很长,不着急,好好工作就是了。
本人设计院半年新手,前一段时间,单位停电,自己就整理了一下一些之前一直想好好汇总一下的东西,期间不懂的细节都做了标记,前几天一个一个地再查,再解决,仍然不能解决的发帖求助,解决了的选择性发帖共享。现在这个任务基本完成了,但我忽然想起,我只重视了细节,忽略了整个框架的收获。现在大概整理下。
       我整理的框架大概包括以下这些:
      1、梁板柱节点的构造(无震)
      2、梁板柱节点的计算(无震)
      3、有震情况下梁柱节点计算的调整
      4、有震情况下梁柱节点构造的加强
      5、基础计算理论的再熟悉与JCCAD的应用的再了解
      6、其它N多细节性问题

上一篇:新人在设计院中的困惑 下一篇:新人如何混设计院